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通社報道,2月11日17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標誌着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丁,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進入系列化發展新階段。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針對未來中低軌道巨型星座組網發射需求而改進研製,主要目標是降低綜合成本,實現高頻次發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宋征宇介紹,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是在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的基礎上,針對未來中低軌道巨型星座組網發射需求改進研製而成。它沿用了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的芯一級和助推器,芯二級為新研製的3.35米直徑通用氫氧末級,配裝5.2米直徑整流罩。
「其與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基本型、無助推器串聯構型共同組成長征八號系列運載火箭,形成了太陽同步軌道3噸、5噸、7噸級運載能力梯隊,有力提升了中國中低軌道衛星組網發射能力。」宋征宇說。宋征宇表示,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創新地將衛星支架、轉接框、儀器艙的功能,整合到一個多功能艙內,成功減重200公斤,提高了火箭運載效率。這種集成式設計方法在火箭結構上的應用,在國內尚屬首次。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59次發射,也拉開了長征八號系列火箭高密度發射的序幕。據了解,2025年該系列火箭計劃執行10餘次發射任務。
新聞來源:香港文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量子微納衛星與小型化、可移動地面站之間的即時星地量子金鑰分發,在單次衛星通過期間實現了多達100萬比特的安全金鑰共用,並在中國和南非之間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離上,建立了量子金鑰,完成對圖像資料“一次一密”加密和傳輸,為實用化衛星量子通信組網鋪平了道路。相關成果3月20日發表于《自然》。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龍飛船,搭載4太空人,其中兩人因波音星際客機飛船故障滯留國際太空站,在美國東岸時間星期二傍晚返抵地球,在佛羅里達州附近海域濺落。
香港新聞網3月18日電 日前,碳-14(C-14)核電池重大技術突破發佈會在中國江蘇省江陰高新區舉行,據悉,由無錫貝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西北師範大學科研團隊研製的中國首款C-14核電池“燭龍一號”工程樣機誕生,這標誌著中國在核能技術領域與微型核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